close

  家房屋貸款庭農場今年的水稻大豐收
  據淮南報業新聞網報道,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的個人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自今年4月份,淮南市第一家家庭農場註冊,家庭農場如雨後春筍般興起。截止到11月12日,淮南市已經有88家家庭農場,正逐步壯大淮南農業發展澎湖民宿的市場。
  晴好的暖陽投射在一片清澈的湖水上,反射出一抹閃光帶,幾隻鳥兒斜翅而過,湖光一色,天水相接。岸邊的田地上,一臺代償糧食播種機來回穿梭,轟轟隆隆的機器聲聲聲入耳,為這份安謐增添一股生動氣息。這是11月初的一天,記者剛走進位於謝家集區楊公鎮黃圩村的湯勇家庭農場時尋聲所見的場景,農村美景在這裡隨處可見。
  衣錦返鄉,在土地上住商不動產大做文章
  剛走進家庭融資農場的辦公地點,記者就在院子里看到了一袋袋鼓鼓囊囊的麻袋。農場主湯勇抓起一把今年的新稻說,這是他家農場今年新收的,顆顆飽滿的稻粒映襯出湯勇豐收的喜悅之情。
  出生於1976年的湯勇從小就在黃圩村長大,1990年初中畢業後便離開了家鄉,到外地幫親戚做冷飲批發的工作,後來又從事建築行業,也掙到了一筆錢。當記者問到為什麼小有成就的他又轉而回到農村,湯勇笑呵呵地說:“在外面打拼了這些年,還是回家心裡才有個著落,在這裡如果能有所作為,不僅自己受益,也能帶動家鄉的經濟發展。”由於村子坐落在瓦埠湖畔,靠近湖水的地域地勢較為低窪,不適合居住,但土地因為有瓦埠湖天然淡水湖的生態水資源做灌溉,土地肥沃,非常適合種農作物。2012年6月,湯勇承包了500多畝土地,與其他7位成員共同成立了淮南市永利豐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和小麥,收成頗豐,當年就收益70萬元。
  2013年年初,湯勇在電視上看到關於中國某地方家庭農場如何成立和發展的新聞,他靈光一閃,想到黃圩村的土地特征,不僅利於種植,同樣適合養殖,要是把規模擴大,辦個農場,土地的價值將得到更全面的利用。而最大的幫助來自於當地工商部門,在中央一號文件的號召下,謝家集區工商分局正在培育本地的家庭農場,而條件最吻合的莫過於湯勇承包的那500畝良田了,於是謝家集工商分局和楊公鎮工商所的工作人員主動聯繫湯勇。在證件齊全的情況下,今年7月,工商部門為湯勇成功辦理了家庭農場營業執照,並送照上門——謝家集區第一個家庭農場誕生。
  種養結合,農場更加多元化
  農場成立後,湯勇便開始為轉型做準備。今年10月,他又流轉了200畝土地,加上原本的土地,目前共有700多畝。
  據湯勇介紹,今年種植水稻300多畝,旱稻200多畝,由於高溫天氣,其他地方的稻子普遍減產,而這片寶地有著瓦埠湖的天然水源灌溉,加上市農技校的專家親臨指導,收成幾乎沒有受到影響,60萬斤的產稻,現在已經賣了40萬斤左右,產值50多萬,這讓湯勇更加堅信自己的選擇沒有錯。除了糧食種植,果樹當然不能缺席,今年農場里還種了100多畝的石榴樹,明年就能掛果。
  走在農場里,不僅有大片的耕地,還有一處處水泥牆圍成的圈,走進其中一個約8畝地的圈,只見成群結隊的土雞和肥碩的豚鴨聚集在它們的領地里。湯勇告訴記者:“這些都是溜達雞,採用放養的方式,從不喂飼料,只喂稻穀,營養價值高,肉質也很鮮美。”農場成立後就喂養了500只土雞,已全部賣完,現在又養了500只,另外還有30多只大白鵝,40多只波爾山羊,4頭水牛。“不一定要做大,但力求在有限的自然資源下都養些,讓農場更加多樣化、規模化。”湯勇指著他的“江山”對記者說道,“很多人認為種莊稼不能維持生活,因此丟置農田跑到城市打工去了。其實不然,那麼好的土地被荒廢了很可惜,我想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努力,將這片肥土寶地變成咱農村人致富的聚寶盆,讓大家過上好日子。”
  據瞭解,農場成立以來,由於新流轉的200畝土地花了不少租金,湯勇現在還是支出大於收入,但這絲毫沒影響他的雄心壯志,“砸進去的錢相信總會掙回來,這些不算什麼,我準備明年再流轉300畝土地,來滿足農場的種養需要,長遠的利益才是我最看重的。”而湯勇的農場發展也牽動著工商部門的心,謝家集區工商分局和楊公鎮工商所正打算幫助湯勇聯繫訂單農業,實現產業對接,並引導“資本下鄉”,鼓勵城市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種養業,推動鄉村和周邊城市的發展。(廖凌雲 尹茜茜)
  圖:家庭農場今年的水稻大豐收  (原標題:“家庭農場”成長正茁壯(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78sulmj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