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島,位於山東省煙臺市東北端約9.5公裡海域,面積僅有0.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足千人,是煙臺30多個島嶼中的一個普通小島。
  小島雖小,卻是一片愛國尚武的熱土。曾因進京為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進行現場表演而聞名全國的“民兵世家”就出自這裡。半個世紀以來,“民兵世家”四代人呂祺喜(曾祖父)、呂志玉(祖父)、呂永順(父親)、呂壽慶代代相傳守海疆的“紅色故事”,一直為島上居民津津樂道、廣為傳唱……
  呂其喜是一位老支前模範,曾推著小推車跟隨解放大軍踏遍了大半個中國。從前線回來後,“當兵習武、為國戍邊”成了老人教育年輕人的口頭禪。在他的帶動下,島上20來歲的小伙子紛紛報名參加民兵連,兒子呂永順更是在10歲時就隨著他們一起訓練。
  “那時候練兵真是苦,作為民兵,只有國家發的一支槍,其他什麼保障也沒有。遇到自然災害,飯都吃不飽,還要承受高強度訓練。一到冬天,島上的風沙像刀子一樣抽打著人臉,但每次看到排頭迎風而立的父親,我們就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再苦再累也要堅持訓練。”想起當年,呂志玉興奮不已。
  呂志玉,19歲參加民兵連。由於父親是支前模範,組織上授予過呂家諸多殊榮,他說:“國家給予的太多,而我們為國家做的太少了。”呂志玉曾4次被邀請到濟南軍區參加射擊表演,每次都贏得滿堂彩。經常有領導來探望他,每次問到家裡有沒有困難時,他總是說“過得很好”,即使困難再多,也從不提起。呂志玉一生守在崆峒島,80多歲時還常去看看島上的海防設施,堅持對其進行維護保養。煙臺公安邊防支隊水上邊防派出所聘請他擔任編外教導員,他特別高興,每次年輕官兵進島,他就牽著這些孩子的手,走遍海島上一條條戰備坑道和防禦設施,講述著老一輩人的海防生涯。
  改革開放後,崆峒島發展起了海參養殖,很快成了全市第一批億元村,但隨之而來的海上盜竊卻讓鄉親們頭疼不已。那時的島上還沒有設立邊防派出所,呂永順作為民兵連長,便帶領大家承擔起了海上巡邏任務,白天訓練、晚上巡邏,這一干就是20多年。期間,他們先後協破案件67起。崆峒島村自1990年以來便一直是“平安建設先進村居”。
  2006年8至11月,海上養殖區連續多次被盜,民警和民兵們多次出海堵截都沒能成功。由於呂永順年紀大了,大家都勸他歇一歇,可他硬是把鋪蓋捲兒搬上了船,在海上苦守了近半個月,終於把這個6人盜竊團夥一網打盡。治安好轉後,鄉親們對民兵連稱贊不已,對海防事業更是全力支持。過年過節,各級領導和養殖企業總是到家裡慰問,但呂志玉每次都把慰問金和慰問品原封不動地退回去。他說,父親說過:“為國家奉獻是我們家的榮耀。雖然現在生活不富裕,但是國家給予的榮譽是任何金錢和物質都換不來的。”
  受老一輩的影響,呂壽慶高中畢業後應徵入伍,傳承父輩們的海防精神,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公安邊防警官,扎根海島,到現在也有17個年頭了。作為煙臺公安邊防支隊惟一一名受過專業培訓的摩托艇業務骨幹,他以過硬的專業技術出色地完成了國際帆船比賽、奧帆賽和殘奧帆賽的安保任務,編寫了《煙臺邊防支隊摩托艇管理暫行規定》,規範了人員管理、文書填寫、摩托艇防颱風、防火措施等內容。入伍17年來,呂壽慶多次立功授獎被評為軍事訓練標兵和學雷鋒先進個人,被樹為“守島模範”、“愛民模範”,在今年召開的山東省海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呂壽慶作為全省公安邊防部隊惟一一名代表作了典型發言,他表示,一定會繼承和發揚家族熱愛海防、堅守海防的優良傳統,為國家海防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 劉連勝 王凱祥
  (原標題:堅守海疆代代相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78sulmj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