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大學生“公益小律師”
  中國江蘇網5月4日訊(通訊員 谷秀秀 陳雪 記者 羅鵬)現代社會,矛盾、糾紛層出不窮,權益被侵害的現象也是時有發生。隨著法治的逐步健全,人們的維權意識也日益增強。然而,許多經濟困難的當事人往往在高昂的律師代理費面前一籌莫展、深陷“維權難”的困境。如今,南京師範大學法律援助中心有這樣的一群學生代理人,他們心懷正義和夢想,無償為經濟困難的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用真誠和努力助力維權,收穫感動。
  與吳奶奶的緣分:從被懷疑到被真正信任
  說到這起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作為原告代理人之一的劉暢感慨萬千。她說,當看到當事人吳怡奶奶在一封信中寫道“你們這些小朋友我是交定了”的時候,她知道自己這三個月的代理時光沒有白費。劉暢是南師大法學院國際法專業的一名研究生,從本科時起就開始接觸法律援助案件,代理經驗豐富,如今是南師大法律援助中心案件組的成員之一。她為記者介紹了這起案件的前因後果:
  吳怡老人的丈夫,也就是該案的受害人,在2007年12月21日因頭痛、頭暈、血壓升高等不適癥狀到南京市某醫院就診。2008年1月14日,受害人經搶救無效死亡,前後相隔僅僅25天。吳怡認為她丈夫的死亡是醫院診療行為不當所致,於是一紙訴狀將醫院告至法院,但官司打輸了。內心極度痛苦和不平的吳奶奶一直想申請再審,但困難重重。萬般無奈之下的她找到了南師大法律援助中心,求助於法律援助中心的學生律師,希望討一個公道。
  “我們在見到該案當事人吳怡老人時,她的情緒特別激動,她始終認為她丈夫的死歸咎於醫院。我們也只能一邊安撫她,一邊從她的敘述中整理出有價值的信息。初次見面的沉重感讓我們對未來的代理工作也產生了艱難的預感。”劉暢對記者說道,而她說之後的工作也證明瞭當初預感的正確性。
  據瞭解,劉暢和搭檔徐璐璐為這個案子付出了許多時間和精力,搜集證據、走訪醫院、聯繫主審法官、查閱資料、分析案情、確立案由、申請司法鑒定等等,期間付出的汗水和心血也許是旁人無法想象和體會的。“在當事人陳述的事件經過和案卷材料存在出入時,我們只能反覆詢問和梳理;在遇到陌生的疾病名稱和藥品名稱時,我們只能硬著頭皮逐一查詢;在發現案件審理不合理超期而無法獲得解釋時,我們只能跑到法院當面尋求答案”,劉暢說,“而最讓人疲憊的不是對案件本身的探索,而是想盡辦法讓一個被親人驟然離世打擊和折磨的老人信任我們的想法。”
  好在劉暢和搭檔徐璐璐的努力都化作案件的一路順利進行,無論是重新立案還是申請司法鑒定,都得以完成。“我們的努力和付出最終換來了吳奶奶的真正信任,看到吳奶奶給我們寫信說交定我們這幾個小朋友時,我真的特別開心、特別感動。”劉暢說,她可以不在乎所有東西,免費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而當事人的信任和肯定對她來說就是最好最珍貴的回報。
  一件成功的勞動仲裁案,一個當事人的鄭重允諾
  沈平原先是江蘇某公司的一名員工,2013年11月被公司解雇,並且公司要求其賠償違反勞動協議的違約金1萬元、賠償違反《保密協議》的違約金10萬元以及其他經濟損失。雙方對此產生爭議,公司以沈平為被申請人請求秦淮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裁決。而南師大法學院法律援助中心的徐璐璐和趙小雷作為沈平的委托代理人,參與了這起勞動糾紛仲裁案,併成功地為當事人沈平贏得了官司,維護了其合法權益。如今,離開原來公司準備自己創業的沈平為表達謝意,鄭重允諾願每年拿出一部分工資捐給南師大法律援助中心,他希望有更多的學生加入到法律援助中心,為更多人提供法律援助。
  負責該案代理工作的徐璐璐對記者說:“我們的當事人很尊重你,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我們也深感責任重大,不敢馬虎。”這個愛笑愛鬧的女孩對待工作總是特別認真,對每個接手的案子都格外細心和用心。“在代理案件的過程中會有許多挑戰,當然,挑戰是隨著責任而來的,遇到不懂的問題,我要去圖書館查閱資料、去請教老師、去和同學交流探討,作為一名代理人,我會迎難而上,讓當事人覺得你就是最專業的、最值得信賴的。”徐璐璐說道,語氣中透露出自信和堅定。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在法律援助中心工作至今的她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感受和理解。徐璐璐說:“我仍然記得當事人在官司打贏後握著你的手錶示感謝的神情,讓我感觸太深了。我覺得做自己應該做並且有意義的事情,很有成就感。”說完,她的嘴角上揚,又露出標誌性的燦爛笑容。
  從上學期到現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徐璐璐已經代理了四件案子,如今手上還有一個撫養權糾紛案件等待處理。她已成為南師大法律援助中心代理案件最多、也是類型最廣的人。同寢室的李同學對記者說:“徐璐璐是大忙人也是大牛人,每當看到她熬夜看案卷材料、寫法律文書時,我都打心眼兒里佩服。”的確,犧牲了無數個周末時間、與男朋友約會時間、甚至睡眠時間的她,正用自己的行動追尋著法律的真諦,也用青春的汗水灌溉著正義的夢想。
  最低姿態的律師和最無畏的學生代理人
  當法律援助中心的潘盛林對記者說起他們曾請當事人吃飯併為她安排住宿的經歷時,記者也感到很詫異。或許,沒有哪個律師能像他們一樣將姿態放低至如此了吧。“那個當事人是從淮安來的,家裡經濟很困難,身上也沒錢。當天接待完之後天色也不早了,我和劉暢就請她吃了頓簡單的晚餐,給她找了一間通宵教室,借了她一床被子,讓她在教室住了一晚。”他回憶道。潘盛林是南師大法學院訴訟法專業的研究生,除了在法律援助中心代理案子外,他還在江蘇天茂律師事務所實習,法律實踐經驗豐富。心懷律師夢的他在實踐中收穫頗豐,對法律學習和實踐也有著自己的見解:“通過司法考試並不代表你就能處理實際問題了,法學專業的學習需要更多實踐。一個具體案件的操作會讓你對整個訴訟程序和整個部門法有不一樣的認識和理解。”在實踐中體會頗深的他表示自己要學習的法律知識還很多,將來要走的路還很長。
  李曉峰是南師大法律援助中心的主任,也是法學院研究生二年級的學生。他和記者說了自己親歷的一段作為學生代理人的經歷,驚險又刺激。“我之前接過一個幫農民工討薪的案子。那是在鎮江,我先是陪他一起去找包工頭,包工頭態度很差,對我說了許多很難聽的話,還威脅我,我當時真的挺害怕。”李曉峰說起這個時還心有餘悸,“後來,我耐著性子不斷和包工頭交涉,並找村委會,找當地法律援助的律師、找工程老闆,讓大家一起坐下來商談,前後去鎮江有十多次,最後總算調解了這起糾紛,也幫農民工成功地討回了工資。”如今回憶起這段經歷的他有著不經意間的淡定,但其中的艱辛和困難也許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
  李曉峰談到自己在法律援助中心這兩年的時光時,用了“悲喜交加,有滋有味,兢兢業業,無怨無悔”這四個詞來形容。他說,南師大法律援助中心成立的初衷就是幫助更多需要法律援助的當事人,為他們提供免費的、專業的法律服務,秉著“法律之手,援助你我”的宗旨,為維權無門的當事人提供幫助。從2002年成立至今,南師大法律援助中心的公益小律師們,已代理了上百起案件,他們的表現也受到了當事人的肯定和好評。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南師大法律援助熱線:025-85891921)  (原標題:南師大有一群“公益小律師” 不收分文為民打官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78sulmj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